同为国产,但在国外售价却比国内便宜得多,难道国人不配享受低价吗?还是存在对国内消费者的差别对待?
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【新浪网 】 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!
对于调拨价格在70元以上的高档烟,消费税税率高达56%。此外,每条卷烟还要多交0.6元的从量税费。
以中华香烟为例,工厂出厂价仅几元,但经过层层加价和税费的叠加,到了消费者手中,价格普遍已在100多元/条甚至更高。
对于大多数普通烟民来说,每月可支配收入有限,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开支牵扯下,要想天天抽上这样每包过百元的中华烟,实在是负担不起的奢侈品。
因此,中华烟在国内更多是作为节日或特殊场合赠送亲友的礼品,偶尔自己抽上一支权当对自己的犒赏也就不错了。
相比国内高达56%的消费税税率,以及每条0.6元的从量费用,日本进口烟的税费负担明显要低得多。
可以说,在日本本地严重缺乏品牌竞争,加之进口烟税费宽松的背景下,中华香烟借助低廉价格成功切入了当地市场。
对于日本烟民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物超所值的好消息;但对于国内烟民而言,则让他们感受到了某种被歧视的不平等待遇,由此引发了不小的怨气和质疑。
然而,由于两国在烟草税费政策上存在明显差异,造成了同根同源的中华烟在两地销售时价格相差高达四五倍之多。
他们质疑,为什么同一种香烟,出于同一家厂的生产线,却在国内要卖到百元高价,而在日本只需二三十元人民币?
从表面上看,税费确实是造成两地价差的根源所在。在国内,中华烟不仅要交纳56%的高额消费税,每条还要多缴0.6元从量费用。
他们认为,在生产和运输成本几乎相当的情况下,中国烟草公司完全可以借鉴日本模式,在国内适度降低中华烟等高端产品的销售价格,而非一味炒作奢侈品的身价。
人们不解,造成如此巨大差价的原因到底出于何处?是运输成本方面的差异?是对日本市场进行了货运补贴?还是存在某种对国人的差别对待?
对于我国烟民来说,每次掏钱买烟都疼在心坎里。国内烟草行业不仅承担13%的增值税,更要承受高昂的消费税负担。
消费税按照调拨价的高低分两档征收,高于70元的要交纳惊人的56%税率,低于70元则是36%。这都是从价征收的,就算价格低一些也逃不过被狠狠掐一把脖子。
而且,无论价格高低,每卖出一条烟还要多交0.6元的从量税。虽然0.6元看似微不足道,但对烟民来说这蚊子肉也是沉甸甸的负担。
我国烟草行业可谓是一个纳税大户,对国家财政贡献重大。而在这笔可观税收中,相当一部分都是用于支撑国防军费开支的。
数据显示,2022年烟草行业上缴税费高达1.3万亿元,相当于中央财政收入的8.5%和地方财政收入的16.8%。
也就是说,每10元烟草税费中就有近3元被用于武装力量的建设。这充分说明了烟草行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。
我们都知道,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直接决定着它的安全和尊严。而烟草业为军费开支持续供给的大量资金,正是坚实国防力量的重要基石。
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很高,大约在8-9元/升,而出口成品油价格仅3元/升左右,两者价差高达5-6元/升,形成了明显的内高外低格局。
这些税费的设置不仅带来可观财政收入,也是国家调控能源消费、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。然而过高的税费亦加重了油品的终端成本负担。
其次是产业政策层面的考量。为了支持国内能源行业发展,政府在制定成品油价格时还需要保证炼油企业的合理利润水平。
另一方面,为了支持国内炼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,降低出口成本,国内出口油价则可适当放开,并结合国际市场行情制定相对较低的价格。
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,给很多国内车主的出行带来了沉重的燃油费用负担,这让他们感到吃力不堪。
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措施,旨在降低我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,缓解高油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。
而新能源汽车主要依赖国内电力等能源供给,使用本土化能源不仅可降低外汇支出,还能增强我国整体能源安全性。
国家在制定能源价格政策时,不仅需要平衡财政收支、支持产业发展等现实诉求,更有更高层次的全局性考量。
同时通过相对较高的油价传导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,可以倒逼社会公众和企业从根本上转变观念,主动节约石油资源,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。